以色列防长卡茨最近撂了句狠话,矛头直指伊朗:别再朝以色列扔导弹了! 更狠的是,他直接拿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下场来警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。 内塔尼亚胡那边立刻跟上,话说的更露骨:狙杀哈梅内伊,可能就是“终结冲突”的法子。
萨达姆啥结局? 2003年美国带着多国部队杀进伊拉克,几个月后,这位老兄在家乡提克里特的一个地洞里被揪了出来。 接着就是一场充满羞辱的审判,最后上了绞刑架。 讽刺的是,美国翻遍了伊拉克,也没找到当年鲍威尔在联合国晃悠的那管“洗衣粉”代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。
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调子听着有点耳熟? 现在有美国知情官员抖料,说以色列原本盘算着对哈梅内伊搞暗杀,结果被特朗普给按住了。 有意思的是,特朗普自己呢? 提前一天就从加拿大的G7峰会溜号了,理由是华盛顿有“更大的事”等着他。
果然,17号那天,特朗普进了白宫战情室。 这可是以色列和伊朗这轮大打出手以来,他头一回踏进这个敏感地带。 美国总统没事不会往那跑。 上一次他进去是2019年10月,盯着看美军干掉“伊斯兰国”头子巴格达迪。 再往前,2011年5月,奥巴马、拜登、希拉里一帮人挤在里面,看直播突击队击毙本·拉登。
与此同时,美国在中东海域,眼瞅着就要凑出双航母编队了。 这架势,一场不寻常的突发行动,感觉箭已经搭在弦上。
这就怪了。 特朗普拦着内塔尼亚胡不让“斩首”哈梅内伊,难道是想自己动手摘桃子? 舆论铺垫倒是先打上了。 他刚放话说伊朗“接近拥核”,这调调,跟当年指着洗衣粉说那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 他还“好心”提醒:“我们很清楚那位所谓最高领袖猫在哪。 他是个容易目标,不过目前待那还算安全。 我们不会干掉他,至少现在不会。 ”紧接着话锋一转,又是“不想看到导弹飞向平民或美国士兵”,又是“耐心已耗尽”! 最后还甩出个“无条件投降”的通牒。
种种迹象拼起来看,哈梅内伊的处境,真有点悬了。
特朗普这人,要动手,必定是奔着一锤定音去的。 目标得是能让他快速宣布胜利或者达成交易的硬货——要么像福尔多地下核设施那样的战略目标,要么就是哈梅内伊这种标志性人物。 从伊朗这些年重要人物被精准狙杀甚至团灭的例子看,以色列情报那两下子,还真不是吹的。 哈梅内伊的位置,更像是一张明牌摆在桌面上。 现在就看特朗普想怎么打这张牌。
要是像对付军队高层那样搞个定点清除,似乎又太“普通”了点,凸显不出“大行动”的分量。 以色列情报真有这么神? 哈梅内伊这张明牌,能扛多久?
想想萨达姆模式? 利用伊朗国内反对派,像当年抓萨达姆那样把哈梅内伊揪出来公审? 这悬念够大,绝对能引爆全球关注。 或者更绝的,玩一手“借刀杀人”,让伊朗人自己动手? 那特朗普就能顺理成章地讲“伊朗人民觉醒反抗神权暴政”的故事,他自己摇身一变,成了“解放者”。
萨达姆模式还是卡扎菲模式? 这两条路,滋味可大不一样。 萨达姆好歹是经过一场公开审判(尽管充满羞辱),最后走上绞架。 当年我在巴格达旁听审判,老萨在法庭上那股子硬气,让傀儡法官都下不来台,他喊的是“冲我来,别动其他人”。 最后急着绞死他,也是怕审判拖久了,反而激起伊拉克人对美军更大的仇恨,得不偿失。
从这个角度看,把86岁、见惯风浪的哈梅内伊逼上萨达姆的老路,未必是步好棋。 老爷子这把年纪,生死估计早看淡了。 真要把他推上审判台甚至断头台,大概率是上演一幕痛斥美以、号召全民死战到底的悲壮戏码。 伊朗民众会买账吗? 这戏码的冲击力,怕是远超当年。
卡扎菲的下场就更不堪了。 被反叛武装从一个地洞里拖出来,死前还遭受了难以言说的羞辱。 北约当时就想营造一种“利比亚人民有多恨他”的效果,给武力推翻他国政权披上件“正义”外衣。 但要把这套用在哈梅内伊身上? 后果不敢想。 伊朗社会极端保守,教士阶层势力盘根错节。 真这么搞,整个社会怕是要被彻底撕裂,永无宁日。
伊拉克、利比亚、伊朗,国情天差地别。 美以这次真要动手,给哈梅内伊“量身定做”一条路? 既不是简单的萨达姆模式,也不是卡扎菲模式,说不定还得“创新”一把? 至于学叙利亚巴沙尔·阿萨德那样跑路? 对不起,哈梅内伊这趟车,早就误点了。
美以这次真要动手的话,您觉得哈梅内伊最可能走哪条路?
东南配资-专业炒股配资网-配资在线-股票配资平台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